|
|
您现在的位置:
|
|
|
|
|
发布机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05-22 信息来源:办公室 |
|
|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分为三个时期。
1、重点启动期(2011-2015年)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重点功能区的开发初具规模,重大基础设施开始启动和不断完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完成,新兴先进制造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互为支撑,主导产业初步形成。
具体目标如下:
——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在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20%,力争到2015年GDP总量突破200-250亿元。产业园区用地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现代高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0-35%,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主导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60%。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企业10-15家,其中超过50亿元的企业3-5家,100亿元的企业1-2家。
——区域主导产业初步形成。重点功能区开发成效显著,国际汽车产业城、高性能金属材料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园、重大装备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基本建成。到2015年基本形成全国重要的金属性新材料生产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国家级小家电研发生产出口基地、沿海地区经济型轿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等。总部经济基地初步形成,浙江民营企业总部、海洋新兴服务业总部和金融后台基地总部初具规模,国际采购机构分支机构、大型物流企业区域性总部聚集速度加快。运动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湿地主题公园建成,引进3家高端体育俱乐部。
——产业发展效益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效果明显,占引进项目总量的80%以上,占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新产品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35%,全员劳动生产率突破25万元/人年。产业发展的单位土地产出率和贡献率与全国先进开发区的差距明显缩小,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突破380万元/亩。力争到2015年,产业集聚区土地开发强度达到60万美元/亩以上,亩均税收超过3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未来五年力争基础设施投入达到200亿元,建成跨十塘江骨干路桥、中心湖特色湖区、滨海二路西延、滨海一路杭州湾连接线、陆中湾和建塘江两侧围涂工程、220千伏浦东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外接内联、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基本建成互联互通、宽带化的信息网;基本建成安全稳定可靠的城乡给水和能源供应设施网;初步建成保障有力、布局合理的环保设施网。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产业体系。万元GDP能耗低于0.48吨标煤;万元工业产值COD排放量低于1.8千克;万元工业产值SO2排放量低于0.3千克;主要河道水质、空气环境质量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初见成效。多元化开发建设模式基本形成,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有效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化投融资体制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基本确立,投资环境在长三角具有较强竞争力。
2、全面发展期(2016-2020年)
在近期开发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依托杭甬高速公路、沿海北线高速公路、杭州湾新区—宁波轨道线等重大交通项目的投入运行,以及十一塘以南区域围垦工程的建成,推动海洋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制造业专业园区基本建成,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创意设计、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运动休闲中心建成,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初步形成,建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运动休闲业、现代生态农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20年,区域实现生产总值500亿元,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0-45%,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60%以上。
3、提升巩固期(2021-2030年)
力争到2030年,基本形成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全面建成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和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重点示范区。成为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本信息已访问: 次
-----------------------------------
|
|
|
|